開了300公里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奧迪A6和奔馳E300,差異還真不是一點點
都說“不試不知道,一試嚇一跳”,這話用在買車這件事上,簡直是真理。你可能會覺得,奧迪A6L和奔馳E300L,不都是C級豪華轎車嗎?一個德系三強,一個BBA標桿,開起來能有多大區(qū)別?不都是四個輪子加沙發(fā),帶著你從A點到B點?但我要告訴你,如果你真這么想,那可就大錯特錯了。我最近就干了件“傻事”——連續(xù)兩天,分別開著奧迪A6L和奔馳E300L,各跑了三百多公里,從城市環(huán)路到高速巡航,從擁堵路段到山路彎道,來了一次“貼身肉搏”式的體驗。結(jié)果?開完之后,我坐在車里久久沒下車,心里只有一個念頭:這兩款車,表面上看著是兄弟,骨子里可是兩個世界的人。它們之間的差異,絕不僅僅是車標不同那么簡單,而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性格、調(diào)性和追求,都截然不同。今天,我就以一個老司機的視角,跟大家聊聊這300公里背后的“真相”。
先說外觀,這是給人的第一印象。奧迪A6L,就像一個穿著緊身運動服的年輕型男,線條凌厲,眼神犀利。那套家族式的六邊形大嘴格柵,配上犀利的LED大燈和貫穿式尾燈,開在路上,回頭率絕對不低。尤其是夜間點亮,那陣勢,仿佛在說:“嘿,看我,我可不一般!倍奔馳E300L呢?它更像一位穿著筆挺西裝的商務(wù)精英,氣場沉穩(wěn),不怒自威。大尺寸的鍍鉻進氣格柵,配合“鷹眼”式大燈,整車顯得寬大、厚重,商務(wù)范兒十足。你開它去談生意,客戶一眼就能看出你的“分量”。但話說回來,顏值這東西,真得看個人口味。有網(wǎng)友調(diào)侃:“奧迪A6L是給年輕人開的,奔馳E300L是給老板們坐的!边@話雖然有點偏激,但也道出了兩者在定位上的微妙差異。你是想當那個風馳電掣的“追風少年”,還是想做那個氣定神閑的“成功人士”?答案,其實就在你選擇車標那一刻就注定了。
再來說說內(nèi)飾,畢竟開車時,你大部分時間都盯著它。一坐進奧迪A6L,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“科技感”。12.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,加上上下兩塊中控觸摸屏,整個中控臺幾乎看不到物理按鍵,干凈利落。這套虛擬座艙,簡直就是科技控的天堂。尤其是當你切換到“經(jīng)典”或“動態(tài)”模式,儀表盤的UI變化,炫酷得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。但問題也來了,有網(wǎng)友吐槽:“這車開起來像在開飛船,但操作起來像在解謎! 初次上手,那套MMI系統(tǒng)確實需要適應(yīng),菜單層級深,觸控反饋也不夠直觀,開車時想調(diào)個空調(diào)溫度,都得低頭研究半天。相比之下,奔馳E300L的內(nèi)飾,走的是“豪華舒適”路線。環(huán)抱式座艙,大面積的軟性材質(zhì)包裹,還有那64色氛圍燈,一上車,那種高級感就油然而生。MBUX系統(tǒng)的語音控制也相當智能,說句“我有點冷”,它就能自動調(diào)高空調(diào)溫度。不過,也有車主反映,系統(tǒng)更新慢,導(dǎo)航偶爾卡頓,這算是“貴族”偶爾的小脾氣吧。
動力方面,這才是重頭戲。奧迪A6L搭載的3.0T V6發(fā)動機+48V輕混系統(tǒng),最大功率340馬力,峰值扭矩500牛米,配上quattro四驅(qū),這哪是開轎車,簡直像在開性能車。低速起步輕盈,中段加速迅猛,高速超車更是信心十足。尤其是在山路彎道,quattro系統(tǒng)讓車身穩(wěn)如磐石,推頭感幾乎為零。有網(wǎng)友戲稱:“開A6L,你永遠不知道它的極限在哪,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極限。” 而奔馳E300L的2.0T發(fā)動機,190kW/258馬力,400牛米,賬面數(shù)據(jù)也不差,但實際開起來,總覺得“差點意思”。尤其是在急加速時,渦輪遲滯明顯,動力輸出不夠線性,給人一種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的感覺。雖然它主打舒適,但當你真想“激情”一把時,它卻顯得有些“保守”。這就像一個平時溫文爾雅的紳士,突然想飆一下,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運動鞋沒穿來。
智能配置上,兩者都拿出了看家本領(lǐng)。奧迪A6L的全景影像、交通標志識別,對新手司機特別友好,尤其是窄路會車或停車入庫,簡直是“透視眼”。而奔馳E300L的語音交互,則更貼近日常使用,自然語言對話,讓開車變得更輕松。但天下沒有完美的車,奧迪的導(dǎo)航偶爾卡頓,奔馳的空調(diào)制冷效果被部分用戶吐槽“像在吹春風”,這些小毛病,就像白米飯里的一粒沙子,雖不影響大局,但總讓人覺得有點膈應(yīng)。
開了300公里后,我終于明白,奧迪A6L和奔馳E300L的差異,真的不是一點點。一個追求駕駛的純粹與激情,一個注重乘坐的舒適與尊貴。如果你問我選哪個?我只能說,這不取決于車,而取決于你是誰。你是想享受駕駛的樂趣,還是想享受被駕駛的樂趣?這個問題,值得每一個潛在車主深思。